战勋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县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建议》(第43号)的提案,我局已经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岐山商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您提出的关于“国家对新冠疫情管理政策调整后如何做好对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的商超的扶持工作的建议”十分中肯,并就如何解决电子商务供应链平台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现就您的建议我们作出如下答复,请您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
自2014年以来,我县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转型突破、跨越发展的有力抓手,率先成立岐山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岐山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2017年建成电子商务产业物流园,2018年建立电商精准扶贫站,2019年实施电商孵化器项目,成功申报2020年度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力实施电商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着力“梳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做实电商产业链“链长制”,全县电商发展意识明显增强,氛围日趋浓厚。截至目前,全县有电商企业155家,个体网商873户,网商数量3376个,举办电商培训近百期,培训电商人才10500余人,县内电商直播从业人员176人,县内农特产品带货知名主播20余名,建设完成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个县级物流配送副中心、9个镇级电商物流服务站、51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电商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持续增长。2022年度累计实现电商交易额17.2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6.1亿元,全县农副产品线上销售额1.9亿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有效推进我县电商供应链及网络销售平台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相关工作。
(一)强化政府引导,大力培育电商主体。积极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加快县级综合物流园区、镇级商贸中心和村级物流配送站建设,加大星级站点培育力度,对9个镇级、15个优选电商物流配送服务站点配套建设仓储、专营场地和设备,完成快递物流及各项服务嫁接。加大电商人才培训,持续开展领导干部电子商务理论培训、电子商务普及培训、电商带头人、电商从业人员实用技能培训、电商服务站点等从业人员培训,通过培训激发学员创业就业热情,为农村电商发展和电商扶贫工作注入源头活水。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培育电商经营主体3376户、电商企业155家,个体网商873户,县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5户、示范户36个,累计完成电商人才培训10500余人次,直接带动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农村妇女、贫困人口等0.87万人就业。
(二)强化推介宣传,打造电子商务品牌。充分利用“岐山商务”“岐山电商”公众号等媒体,向社会传递电商资讯,营造知电商、做电商的社会氛围。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开发完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平台,选定“周礼岐味”作为我县区域公共品牌,开设1个岐山特色馆线上营销平台,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完成并上线,为我县特色农产品“岐山擀面皮”发行溯源码。开展农特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助力农产品销售,持续举办“电商直播年货节”、“消费帮扶直播”、“双品网购节”、“中华美食荟·知味陕西”餐饮消费季等促销活动,借助“新媒体+电商”模式,深入挖掘我县直播电商促进消费潜力,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打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拉动消费提质增效,推动我县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宣传推广和销售我县名优特色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三)强化体系建设,健全电商供应链。加大农特产品上行体系建设,围绕做大“一碗面”,坚持以岐山擀面皮、岐山臊子面为双龙头,带动全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特色食品、手工品、非遗产品、部分工业品等实现全面升级转型,持续加大农产品上行补贴力度,制定了统一的上行资费标准和补贴方案(上行零散单件首重平均8元,低于市场价10元),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难题。加快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立足岐山“一城两区”发展实际,在蔡家坡片区规划建设1个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在凤鸣片区规划建设1个县级副中心,建成9个镇级物流配送服务站、51个村级(2020年全县共101个行政村)物流配送服务点。积极开发溪鸟共配系统,整合14家快递企业进驻各物流站点,开通2条物流运输专线,实现到件扫描、统仓共配、信息共享,县内快递最长配送时长不超过5小时,镇村物流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50%(其中全县45个脱贫村覆盖率为60%),县域辐射率达到100%。持续推动工业品下行体系建设,积极举办工业下行产品推介会,与宝鸡市天海山泉饮品有限公司、西安海棠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11户企业开展合作,嫁接物流快递、农资农机、教育医疗等10类产品到镇村服务站点,创建凤鸣、蔡家坡、蒲村等9个镇电商社区平台群,通过手机开展社群线上营销活动,满足消费者购买需求,不断提升工业品下行的质量和成效。
二、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电商普及应用率低。广大干部群众电商知识匮乏,农民群众对电子商务认普遍知程度低,电商利用率不高。
(二)物流体系不健全。受交通条件、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农村物流快递体系不健全,没有大型仓储中心,没有冷链物流仓储、冷链运输车辆等,农产品上行成本较高,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制约性较多。
(三)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我县农特产品品种多,但杂而不精,品质参差不齐,产品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电商销售缺乏长期稳定的货源保证和产品质量保证,导致网络销售难以做大做强。
(四)电商人才缺乏。一是我县农村青年多数外出务工,青年人才缺乏,电商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性的人才。二是受地域环境影响,有能力的优秀人才不愿意来,我县电商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三是电商企业人才意识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壮大电商经营主体。加强本土农村电商企业培育,推动“电商+企业+农户”模式落地见效。在发展平台电商的基础上,引导龙头企业开展新媒体电商运营,拓展农村电商业务。依托县镇村电商服务站点等载体设立电商产品专区,集中展示我县特色农产品、食品加工产品,深化“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促进农产品销售。
(二)提升物流快递服务效率。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规范物流配送运营管理,提升物流快递服务效率,加快冷链仓储和生鲜物流设施设备的建设,为我县商贸流通企业生活必需品及生鲜产品销售提供物流保障。
(三)加强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建设。积极与大型供应链企业对接联系,搭建供应链平台,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支持优质农产品在线营销,推进农产品和农村工业品、民间工艺品、乡村旅游产品等品牌建设,推广应用“周礼岐味”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农产品展销对接活动,推介电商优秀企业和网销名优特产,支持鼓励电商企业参加国内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展销交易会,拓宽销售渠道。
(四)继续深入开展电商培训。开展持续、精准、有效的电商培训服务,进一步完善培训计划方案,分类确定培训人员,采取灵活多样培训方式,开发利用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源,提升电商培训就业创业转化率。
(五)增强电商综合服务能力。鼓励县级公共服务中心、镇村电商服务站与实体商业网点融合发展,丰富便民服务和公益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效。
(六)加强农村电商典型示范引导。引导各经营主体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对接,实施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电商龙头企业。加强“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促进农村电商产销稳定。鼓励有实力的农村电商经营主体整合地方产品资源,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订单式农业生产和订单销售,促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七)强化政策扶持。在土地、融资、税收、仓储等方面制订优惠政策。对一些潜力大、基础好的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进行重点培育,引导其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加大省级商贸流通、商业综合体、文旅商体融合发展项目中省配套资金及政策支持,扶持一批发展较好的商贸流通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健全电子商务各项服务嫁接。把发展电子商务与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相结合,制订优惠政策,壮大电商骨干队伍。尽快出台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奖励扶持办法,对农村电商企业和网店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在镇、村增设服务网点,为农村网店开展现金结算、支付业务提供便利。
岐山县商务局
2023年5月27日
(联系人:王思欣 王志刚,联系电话:0917-8212165)
版权所有:岐山县人民政府主办:岐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901896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30002
陕公网安备61032302000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