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 > 统计公报

岐山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编辑:岐山县统计局 来源: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07-09 08:34

  2024年,面对各类风险挑战和多重改革发展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稳增长,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民生福祉逐步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同比增长5.6%。三次产业比为15.1∶37.5∶47.4。

  截至12月31日,全县在库法人单位数7286户,其中,年度净增法人单位数1336户。全年新增“五上”企业19户,扣除退库因素净增14户,在库“五上”企业269户。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43%。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总产值(现价)55.02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40.55亿元,同比增长3.7%;林业产值1.31亿元,同比增长5.1%;牧业产值9.86亿元,同比增长2.0%;渔业产值0.21亿元,同比增长0.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4.5%。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26亿元,同比增长3.3%。年末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户,其中,省级以上8户,市级以上34户。

            
   图一 全年共播种农作物75.07万亩,同比增长1.2%。其中:夏粮面积47.24万亩,秋粮面积15.76万亩,油料面积1.01万亩,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改造提升1万亩。“吨粮田”15万亩。粮食总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全年粮食总产量25.39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夏粮总产19.01万吨,秋粮总产6.37万吨。油料产量1499吨,同比增长2.8%。

  年末全县实有园林水果9.18万亩,总产量18.4万吨;蔬菜种植10.81万亩,总产量21.89万吨。

  年末生猪存栏11.11万头,生猪出栏11.68万头,家禽存栏117.87万只。肉、蛋、奶产量5.04万吨,其中:肉类产量1.34万吨,蛋产量1.33万吨,奶类产量2.37万吨。

                         2024年主要农产品、畜产品产量、牧畜存栏数

产品名称

 单位

2024年数据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25.39

1.9

蔬菜

 万吨

21.89

6.5

苹果

 万吨

12.32

5.6

猕猴桃

 万吨

4.93

15.9

油料

 万吨

0.15

2.8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34

4.4

禽蛋产量

 万吨

1.33

9.7

奶类产量

 万吨

2.37

-5.7

年末生猪存栏

 万头

11.11

1.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从行业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从主要行业看,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9%,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7.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6.46个百分点。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24年产量

比上年增长(±%)

汽  车

22195

51.0

#新能源汽车

7314

579.1

食  醋

万吨

3.52

-21.7

方便面

万吨

0.36

24.5

饲  料

万吨

21

6.3

味精(谷氨酸钠)

万吨

18.78

6.7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23.94

10.3

水  泥

万吨

121.25

-6.8

硫  酸

万吨

6.55

95.6

万吨

0.83

-16.9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能源消耗总量42.43万吨标准煤,其中:消耗原煤44.28万吨,折标后为30.56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72%;消耗天然气1447.38万立方米,折标后为1.7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4%;消耗汽油、柴油、煤油实物量1798.4吨,折标后为0.26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0.6%。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不变价)13.7%。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占第二产业的比重为11.5%。年末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7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16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6.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18.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0.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0%。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1%。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7.87亿元,同比下降1.6%。房屋施工面积11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商品房销售面积13.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商品房销售额5.32亿元。

五、商贸、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6.0%。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新入驻电商企业15户,全年实现电商交易额20.36亿元,同比增长15.8%;网络零售7.21亿元,同比增长13.3%。

  年末全县共有A级景区4个,其中4A、3A各2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1个,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市、县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4个。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00.04万人次,同比增长5.1%;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46.67亿元,增长19.7%。

六、交通、邮电

  年末有公交线路46条,公交车177辆,出租汽车130辆,客运班线车52辆,客运包车26辆,货运车1804辆。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776.96公里,公路网密度为207.6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9493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7700 万元;邮政业务收入1793万元。邮政快递业务量266.08万件,快递业务收入1211万元。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4亿元,同比下降5.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29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3亿元,同比增长19%;教育支出6.76亿元,同比增长0.2%;卫生健康支出1.96亿元,同比下降10.2%;节能环保支出1.22亿元,同比增长17%;城乡社区支出4.52亿元,同比增长28.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6.01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35.66亿元,同比增长9.2%;本外币贷款余额134.13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短期贷款36.02亿元,同比下降3.7%,中长期贷款89.14亿元,同比增长7.3%。存贷比为35.7%,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6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6所,教职工1840人,在校学生14822人;职业中学1所,教职工128人,在校学生1353人;小学23所,教职工1202人,在校学生1891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工32人,在校学生70人;幼儿园36所,在园幼儿7118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35所,占比97.2%。全县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5%。2024年全县普通高中录取学生1780人,录取率60.5%。

  全年组织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26项。年内专利授权量352件,其中:发明专利50件,实用新型专利273件,外观设计专利29件。商标注册349件。年末全县有效高新技术企业50户。

九、文化广播电视和卫生

  年末全县有剧场、影剧院1个,文化馆2个,城乡文化站9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5.03万册。有线电视在线用户18647户,有线电视在线率100%。

  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34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医疗机构床位数3057张。卫生技术人员311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05人,注册护师(护士)1344人。

十、环境保护

  县域空气质量持续优化,全年空气质量达到Ⅱ级以上天数302天,优良率为82.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61。PM2.5年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

  全年造林绿化3.03万亩,人工造林1000亩,森林抚育2.51万亩,栽种各类苗木56.97万株。森林覆盖率29.67%。

  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7.13%,比上年提高0.93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平均气温为14.1℃,全年降水总量685.4mm,总日照时数1965.2小时。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共有9个镇,106个行政村,1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户籍人口444680人,其中:男性231510人,占52.06%;女性213170人,占47.94%,男女性别比为108.59。

  2024年户籍人口数及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人)

比  重(%)

全县总人口

444680

100

其中:男性

231510

52.06

女性

213170

47.94

其中:18岁以下

64412

14.49

18-34岁

86414

19.43

35-59岁

164656

37.03

60岁及以上

129198

29.05

  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202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4.9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76%,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81‰;死亡率为5.6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7‰。

  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87元,比上年净增1773元,同比增长6.2%,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945元,同比增长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07元,比上年净增2126元,同比增长5.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092元,同比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4元,比上年净增1335元,同比增长7.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875元,同比增长5.9%;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1.6%,农村为32.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8:1,比上年缩小0.04。

          
  年末纳入城市低保对象471户,771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11.07万元;纳入农村低保对象4112户,9433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189.66万元;救助特困人员 977人,全年累计发放救助供养费1255.11万元。全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04户,37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28.28万元。

  年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932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81403人。失业保险参保7630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39953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07643人;工伤保险参保3.09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328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 1101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94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9%以内,全县转移就业15.65万人。全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3223人。

  注: 1、公报数据为年报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项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增加值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

  3、此公报数据若与上年公报数据有不衔接之处,系按2023年统计年报最终核准数据或普查相关资料调整。

  4、人口、文化、旅游、交通运输、财政、金融、教育、社会保障、卫生计生及环保等相关统计数据分别来自于公安局、文旅局、交通局、财政局、教体局、民政局、人社局、气象局、卫健局及岐山环保分局。

版权所有:岐山县人民政府主办:岐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901896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30002 陕公网安备61032302000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