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健康提示

来源:陕西省疾控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0 08:16

食源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虫媒传染病以及假期出行安全等相关问题,做好个人防护,守护自身与家人健康。

一、食源性疾病 

金秋时节,家庭聚餐、户外野餐等饮食活动增多,且气温昼夜波动大,仍有短时温暖天气,易导致食材腐坏变质,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不容忽视。

健康提示:

1.食材选购: 选择正规渠道新鲜食材,查标签拒绝“三”/过期食品;不采食野生蘑菇、野菜。

2.加工储存: 生熟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食物要烧熟煮透,剩菜及时冷藏,食用前彻底加热。

3.个人卫生: 烹饪前、处理生食材后、饭前便后,用流动水+肥皂洗手(≥20秒);手部有伤口戴手套处理食材。   

4.安全就餐: 选择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的餐饮场所就餐。

5.饮用水安全: 喝烧开自来水或正规瓶装/桶装水;不喝野外不明来源生水。

6.及时就医: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停食可疑食物,就医并留存可疑食物/呕吐物样本。

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

10月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且国庆期间人员流动频繁,流感、流腮、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步进入高发期,需重点做好防护。

健康提示:

1.疫苗接种: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相关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10月份开始是群众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季节。

2.个人防护:外出规范戴口罩,尤其在人群密集、密闭场所;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避免飞沫传播。

3.手部清洁: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用流动水+肥皂/洗手液洗手(≥20秒);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鼻、眼。

4.环境管理:居家/办公场所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部位。

5.健康监测:留意自身及家人体温,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及时居家休息,避免带病外出。

6.重点机构防控:学校及托幼机构应着重防范呼吸道传染病小范围暴发,加强环境卫生和教室的通风消毒,落实晨午检、病因追踪、疫情报告等各项防控措施。

三、流行性出血热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我省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 通过鼠类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该病发病急、症状重、进展快、花费大、病死多。 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健康提示:

1.疫苗接种:是预防出血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2.防鼠灭鼠:在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场所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

3.个人防护:野外作业、田间劳作时,穿长衣长裤、戴帽子和手套,扎紧裤脚;不食用被鼠类污染的食物、水,餐具需彻底清洗消毒。

4.环境清洁:清理鼠粪、鼠尿等污染物时,需戴手套、口罩。

5.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EV71型较易引起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5岁以下儿童多发,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健康提示:

1.疫苗防护: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降低重症感染风险,为儿童建立有效免疫屏障。

2.手部清洁:勤洗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面部。

3.环境消毒:定时环境清洁通风,及时清洗衣物、被褥及儿童玩具、餐具。

4.减少聚集: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前往聚集场所。

5.避免接触:不与发热、出疹患儿密切接触。

6.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  

7.托幼机构防控:严格落实晨午检、缺课追踪、疫情上报及日常消毒制度。

五、虫媒传染病

 登革热、基孔肯亚热是热带及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常见的传染病,感染后起病急骤,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等。 疟疾的高流行地区主要是非洲和东南亚的多数国家和地区,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是出省出境游高峰,需做好防范。

健康提示:

1.关注流行区疫情:出行前查询目的地疫情信息,做好驱蚊防蚊准备。

2.防蚊灭蚊:避开蚊虫活跃时段与场所,穿长袖衣物,涂驱避剂。外出旅行时尽量选择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室内可合理使用电热蚊香液、杀虫气雾剂等。

3.健康管理:返回本地后,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四肢痛、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说明旅行史。

六、假期出行安全

秋高气爽,是户外出行、探亲游玩的热门时段,但此时昼夜温差大、部分地区秋雨频繁,且人员流动中易伴随健康风险,安全出行需兼顾健康防护与行程规划。

健康提示:      

1.出行前准备:做好行程规划,避免疲劳驾驶,错峰出行。 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状况,选择合适衣服出行。关注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备好防护用品。

2.行程中防护:公共场所规范佩戴口罩,接触公共场所高频接触部位后及时用消毒湿巾擦拭或洗手。 户外活动注意防蚊、跳蚤、蜱、恙虫等昆虫叮咬,必要时也可选用驱避剂涂抹于裸露的皮肤,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就餐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场所,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生冷不洁食物。

3.返程后管理:旅行途中及返回后如出现发热、皮疹、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向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


版权所有:岐山县人民政府主办:岐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901896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30002 陕公网安备61032302000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