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国卫复审 健康岐山 健康教育专栏 |
一、肚子大的根源
内脏脂肪围绕在脏器周围,对于支撑、稳定和保护内脏起着重要作用,一旦过剩,却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嗜睡、易疲劳、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便秘等。
1.内脏脂肪超标:长期高糖高脂饮食会让脂肪包裹内脏,形成“啤酒肚”,这比皮下脂肪更危险。
2.腹压过高:久坐导致核心肌群无力,加上便秘、胀气等问题,会让腹部向外突出。
3.体态问题:长期弯腰驼背会使腹部肌肉松弛,形成视觉上的大肚腩。
运动过少、久坐、饮食结构偏油腻或喜好甜食的人,更可能积累多余的内脏脂肪。
据统计,有大肚腩的人中,九成面临内脏脂肪过剩。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内脏脂肪过剩,可通过计算腰臀比简单判断:
笔直站立后轻轻吸气,用软尺轻贴皮肤测量肚脐上方1厘米处的腰围,及胯骨凸起部位的臀围,然后计算腰围与臀围的比值;男性超过0.9,女性超过0.8,即提示可能存在内脏脂肪过剩问题。
二、内脏脂肪到底有多难减?
相比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内脏脂肪更难减。
在减肥导致的机体营养不足情况下,细胞会优先将营养转移到内脏脂肪中,而在减肥初期,身体会先消耗其他部位的脂肪。易累积、难消耗,内脏脂肪便会在腹腔内不断堆积。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在热量消耗基本相似的情况下,相对于低强度或中等强度运动,高强度或极高强度运动能更有效地减少腹部内脏脂肪。
原因可能在于,高强度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身体仍可保持较高的能量消耗状态,会倾向启动内脏脂肪供能。
而跳跃作为一种高强度锻炼方式,能快速提升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增加能量消耗,对减少内脏脂肪具有积极作用。
三、5步科学减肚法
要减少内脏脂肪,关键在于制造热量缺口。在保持基础代谢率正常且不影响自身代谢性疾病的前提下,一般而言,每消耗7000千卡的热量缺口,便可减轻1公斤脂肪。实现这一热量缺口主要依赖于饮食的控制和运动量的增加。
1.调整饮食:控糖+增蛋白
减少精制碳水(白米饭、面包),用杂粮替代;每天摄入1.2g~1.6g/kg体重的蛋白质(鸡蛋、鱼虾、瘦肉),能提升饱腹感并维持肌肉量。晚餐可尝试“1拳杂粮+1掌蛋白+2拳蔬菜”的搭配。
2.针对性运动:有氧+核心训练
每周3-4次有氧运动(快走、游泳、跳绳),每次30分钟以上,帮助燃烧整体脂肪;配合平板支撑、卷腹等核心训练,强化腹部肌肉,让肚子更紧实。注意:仰卧起坐易伤腰,可换成仰卧抬腿。
3.改善生活习惯:拒绝久坐
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做简单的拉伸或深蹲;走路时有意识收紧腹部,长期坚持能改善体态。睡前2小时不进食,避免热量囤积。
4.管理压力:别让皮质醇帮倒忙
长期压力大会导致皮质醇升高,促使脂肪向腹部堆积。每天预留10分钟冥想、深呼吸,或培养兴趣爱好,保持情绪稳定。
5.保证睡眠:熬夜是减脂天敌
睡眠不足会扰乱代谢和饥饿激素,让人更想吃高热量食物。尽量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屏幕。
减肚子没有“局部速成”,腹部脂肪往往是最后消退的,不要轻信“三天瘦肚子”的偏方。坚持科学方法2-3个月,不仅肚子会变小,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明显改善。
健康的体态,永远比数字更重要。从今天起,先从饭后靠墙站10分钟、减少奶茶摄入开始吧。
版权所有:岐山县人民政府主办:岐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901896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30002
陕公网安备61032302000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