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小麦孕穗、油菜结荚的关键期,连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让蔡家坡镇的田间地头泛起阵阵“旱”意。面对旱情,全镇上下迅速行动,一场抗旱保苗攻坚战在2.4万亩农田间全面打响。截止4月17日,随着最后一处机井完成补水作业,全镇受旱农田实现88%灌溉覆盖,为夏粮丰收筑牢根基。
在宋家尧村塬上,6台臂展达20米的自走式喷灌机正呈扇形阵列作业,每分钟喷洒出近1吨“及时雨”,细密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晶莹的光带。“小麦孕穗期每天需水量达 5 毫米,这些喷灌机24小时轮班,能让500亩麦田在48小时内‘喝饱水’。” 岐山县景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擦着汗介绍,合作社今年新增4台高效喷灌设备,灌溉效率较往年提升60%。
自3月旱情显现以来,蔡家坡镇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组建12支农技专家服务队,深入全镇26个行政村,对2.4万亩农田开展“地毯式”旱情摸排,建立包含土壤墒情、作物需水量、灌溉进度的动态监测台账。通过科学调配,累计启用机井200余眼、喷灌机23台,确保水源精准输送到每一块农田。
为破解灌溉效率难题,全镇创新推行“设备共享+轮班作业”模式。依托合作社组建“抗旱应急小分队”,实行“白+黑”不间断灌溉。针对外出务工农户,镇政府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模范带头作用,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完成灌溉860亩。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对全镇15公里灌溉水渠进行清淤疏浚,清理淤泥、杂草等垃圾5.2吨,修复破损渠段 286米,让水流输送效率提升40%。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仍无有效降雨,大家要抢抓夜间温度较低的有利时机,加快灌溉进度!”每天清晨,各村“大喇叭”都会准时响起抗旱动员令。镇政府通过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发布气象预警100余条。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抗旱战役中,蔡家坡镇用“硬核”举措交出亮眼答卷:2.4万亩农田全部完成至少一轮灌溉,其中1.2万亩重点区域实现二次补水;全镇小麦苗情一类田占比从旱前的65%提升至82%,为夏粮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蔡家坡镇将持续做好抗旱保苗“后半篇文章”,通过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向“科技抗旱”“智慧抗旱”转型,全力守护群众的“粮袋子”。
版权所有:岐山县人民政府主办:岐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ICP备19018964号
网站标识码:6103230002
陕公网安备61032302000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