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岐山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在线”栏目。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青化镇人民政府镇长王博,就青化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王镇长,您好!跟网民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王博】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政务在线栏目和广大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持人】王镇长,请您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青化镇的概况和目前项目产业建设情况。
【王博】青化镇位于岐山县城东北20公里处,东与扶风法门镇毗邻。全镇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39000亩,辖8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6780户,27247人,先后荣获全省耕地保护先进镇、市级文明镇、全市苹果产业十强镇、市级信访“三无”镇等称号。近年来,青化镇聚焦建设“富裕青化、美丽青化、和谐青化”主攻目标,围绕做强小麦、做优苗木、做大辣椒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立足区域实际,狠抓项目建设,实施打造“三万工程”,即万亩优质小麦功能区、万吨辣椒集散地、万亩农旅融合示范区,推进强链补链,努力在一二产业融合发展中壮大产业规模、打造青化优势。
【主持人】王镇长,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青化镇有了深入的了解,您上面提到我镇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三万工程”,那我镇优化产业布局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能具体说说吗?
【王博】好的。青化镇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坚持以大产业为引领,大项目做带动,围绕“三万工程”,主抓“三项”工作。一是抓粮食保安全。围绕建设万亩优质小麦功能区,青化镇先后实施孙家村高标准农田、南武村粮食大棚、凤家庄村烘干塔等项目,今年夏粮亩产达600公斤以上,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南武村被市统计局确定为全县玉米测产点,我镇被省自然资源厅推荐为全省耕地保护示范镇。二是抓辣椒树品牌。围绕建设万吨辣椒集散地,成立辣椒产业协会,荷锄乐公司辣椒精细分类项目、开口乐公司开放式观光生产线项目、天宇公司技改项目均已完工,青化村辣椒加工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9月份将全部投产,已形成肖四弟、辣晶晶等5个品牌20多种产品。今年以来,全镇辣椒产业实现收入5000万元,外汇300万美元。三是抓融合促收入。围绕建设万亩农旅融合示范区,先后实施孙家村果库改造提升、焦六村羊肚菌基地、启航阳光猕猴桃园智能改造工程项目,孙家村被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焦六村被命名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启航阳光被命名为市级科普示范基地。预计今年苹果总产达到1.8万吨,村集体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
【主持人】看来咱们镇在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工作中不仅动静大,收获更大。那么现在通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对群众增收有没有起到拉动作用?
【王博】近年来,青化镇坚持“高起点布局、高标准建设、高压式推进”理念,围绕“做强小麦、做优苗木、做大辣椒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全面布局,实现特色产业连片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打出订单生产、合作互助、入股分红、劳动务工的“组合拳”。通过采取“支部+合作社+产业大户”的模式,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全过程。近年来,启航阳光猕猴桃、凤家庄周塬沃土有机小麦等八大园区带动本村及周边地区的名、特、优水果种植产业发展,解决当地300多人劳动就业问题,帮助农户参与入股流转土地2046.7亩,保证农户仓储、配送、冷藏冷冻水果500吨,累计收益90.84万元,累计分红86180元。目前,三大主导产业布局基本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凸显,农民参与程度高。
【主持人】产业发展在青化镇进行的如火如荼,那么咱们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什么?
【王博】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青化镇将坚持项目为主的理念,认真落实全员招商战略,围绕“一碗面”战略,继续推进“三万工程”,精心谋划南武千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童峪羊肚菌二期项目,主动与新疆焉耆县七个星镇签订辣椒产销联盟,积极争取镇区改造项目下半年开工,着力打造以健康粮食、优质苗木花卉、品质苹果为支柱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助力乡村振兴,带动镇域经济迈上新台阶,再塑青化新形象。
【主持人】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今年以来,青化镇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整合当地产业优势,打造“三万工程”,壮大经营主体,优化产业布局。相信青化镇能够立足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坚持产业兴镇,凝聚内生动力,走出“特色产业兴旺、农民日子红火”的幸福路径,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化力量。今天的访谈就到这,再次感谢王镇长,感谢广大网民朋友的参与,我们下期再见。